一季度我国外贸实现开局稳: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3.4%;进口同比增长7.5%。
就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一季度外贸‘开门红’,外贸进出口整体表现强劲,贸易顺差创历史高位,预计外贸对一季度经济拉动较为明显。”
据媒体报道,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4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实现了开局稳,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
从单月数据来看,3月出口韧性持续超出市场预期,但进口转负: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3月出口同比增长14.7%,预期13.1%;进口同比下降0.1%,预期8.2%;贸易顺差473.8亿美元。
周茂华向记者分析:“3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受局部散发疫情扰动,能源及原材料商品市场波动剧烈,去年高基数也带来拖累。”
对于3月出口同比增速表现超预期,周茂华认为,这主要是海外需求保持复苏态势,我国工业产能配套能力与外贸企业适应能力强,国内推出一系列外贸助企纾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海外需求走强支撑出口从数据可见:据长江证券统计,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后我国生产持续恢复,我国对海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均出现反弹,其中对印度、美国、日本等国出口增速大幅回升,分别录得31.6%、22.4%、9.7%。
周茂华同时还表示:“3月进口下滑主要是能源及原材料商品市场波动加剧,推升进口商成本,降低了短期部分商品进口需求。此外,去年高基数也有关系。局部散发疫情也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库存计划等,并对进口通关物流造成拖累。”
展望二季度外贸的走势,周茂华告诉记者:“预计二季度外贸出口继续维持较高景气度,进口整体仍偏弱。”
“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就业等指标看,全球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我国外贸纾困政策支持效果持续释放,加之全球高通胀,对我国外贸出口需求旺盛,我国外贸出口将维持较高景气。”周茂华分析说。
在进口方面,周茂华预计:“二季度随着局部散发疫情影响减弱,进口各环节效率提升与内需回暖,进口需求改善;但国际地缘局势及全球供应瓶颈,能源及原材料商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有望继续抑制进口需求;另外,去年基数抬升明显。”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也对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内需乏力对于进口的影响仍将持续,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与进口增速呈现比较明显的同步特征,4月前12天均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2%,增速较上月进一步回落,或表明4月进口增速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还指出,4月进口数据可能继续偏低。但本轮疫情平息后,进口增速将很快回正,有望出现一轮反弹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周茂华还表示,我国外贸仍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全球疫情、国际地缘局势、能源及原材料商品市场波动、供应链产业链、发达经济体政策转向等,这些因素加剧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李魁文也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外贸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叠加去年外贸基数较高等因素,实现稳外贸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正视这些困难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我国外贸日前也获得政策支持。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会议还指出,为助力外贸企业缓解困难、促进进出口平稳发展,要更好发挥出口退税这一普惠公平、符合国际规则政策的效用,并从多方面优化外贸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