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行时”分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透露,银保监会准备推出专属个人养老金和养老储蓄产品试点,以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这意味着酝酿多年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梁涛认为,这将对养老保险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实际上,银保监会自2018年起就围绕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展试点工作。
梁涛介绍,银保监会于2018年开展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21年年底,试点产品保费收入达6.3亿元。
2021年银保监会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截至当年年底,保费规模达6.3亿元。同年,还开展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截至2022年3月,募集资金420亿元。“其中,有8亿元投向了资本市场。”梁涛透露。
“银保监会正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准备把税收递延扩大到保险、理财、养老金、储蓄等。”梁涛透露,下一步,银保监会还准备推出专属的个人养老金试点和银行养老储蓄产品试点。
谈及金融业对外开放问题时,梁涛介绍说,在政策层面,从2018年到现在,银保监会分三次共出台了34项对外开放措施。
这些措施归纳起来有5类:
股本比例;
外资机构业务准入条件;
扩大外资业务范围;
优化外资监管规则;
简化行政流程。
“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开放规则制定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梁涛表示。
梁涛介绍,2018年至今已经批准设立120家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如安联保险集团、友邦保险、安联资本、汇华理财等。目前,外资保险公司的资产占保险业总资产8%左右,银行业外资的资产占比达1%左右。
梁涛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开放力度。
主要是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制度性的开放;
更加注重开放的质量和效率;
更加注重公平和透明;
更加注重开放的理念;
更加注重开放的节奏和安全。
针对目前保险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的问题,梁涛认为,主要是产品不完全适合人民群众需要。“所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引进国际上有先进技术、有管理专长的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机构,把他们的理念、模式引进来,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梁涛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