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排排网
首页  >  股市头条新闻

嘉兴:打造高质量台资集聚高地 建设新时代两岸合作共赢展示窗口

作者:  来源:  阅读:100

  1987年,嘉兴迎来了首家台资企业的落户,自此,一家又一家的台资企业相继落户嘉兴,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出了美丽篇章。截至2021年,嘉兴已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898家,总投资228.52亿美元,合同台资138.06亿美元,实到近100亿美元。2021年,全市新增项目数、实到台资均列全省第一。

  在2021年十年一次的全国性表彰中,嘉兴市台办成为全省唯一荣获“全国对台工作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并连续三年成为“浙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数字赋能:嘉兴首家台资未来工厂向“智造”迈进

  2019年,我市的重要台资企业敏实集团在南湖区投资15亿美元,建造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并计划打造成未来工厂新标杆。其未来工厂包含全球总部经济、全球智能化数字管理平台、生态标杆旅游工厂三大模块,5G+AI全覆盖,集设计、研发、生产、展示、体验、休闲为一体,致力于打造浙江省首座达沃斯灯塔工厂。这是敏实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迈出的坚实一步。

  2021年7月,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一期3号车间投入生产,自试生产车间运行以来,不良成品率降低至1%,设备综合效率提升至75%,万元产值能耗降低至200元,领跑全行业。作为浙江首家台资“未来工厂”,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一期目前已实现产品制造到检测的全程无人化。

  “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变革对于我们来说帮助很大。”敏实集团行政中心总经理鲍惠苏介绍,几年前,企业就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未来工厂”的创建,让企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围绕数字化转型这一核心,敏华建立了集团全球的数据中心,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加持,打造集团全球一站式管理和服务平台。从“未来工厂”出发,在嘉兴构建起全球“一朵云”、一个平台,汇集集团数据,建立产业化的数据底座。

  鲍惠苏认为,“未来工厂”不仅重新定义了业务端到端打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人机协作、数据采集、低碳环保等新技术形式,更是重新定义了工厂、工人和整个制造业,将加快实现未来在全球的快速复制。

  在今年4月19日召开的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敏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未来工厂创建企业代表上台领奖。

  “自我们踏上嘉兴这块土地,就深切感受到嘉兴人民的热情,感受到当地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嘉兴确实是一块热土,也是我们的一块福地。我们将在嘉兴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回报嘉兴人民的关爱。”敏实集团创始人秦荣华表示。

  据了解,敏实集团以设计、制造汽车装饰件、车身结构件、功能结构件和座椅部件为主业,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外饰件领域的标杆,国内市场占有率30%,全球市场占有率10%。

  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在嘉兴,像敏实这样发展迅速的高质量台资企业并不是个例。如今,台资企业已在嘉兴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嘉兴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我市的台资企业中,有上市企业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台资企业获评数占了全市的12%。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嘉兴,一大批台资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动力,不断提质增效,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小巨人”企业浙江荣亿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2002年落户海盐的一家台资企业,也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成功过会北交所2022年第11次审议会议,拟于近期上市。

  走进荣亿精密,只见厂区宽敞整洁,与传统五金企业截然不同。厂区内,各类生产线井然有序,多任务位冷镦成型机、单曲轴冲床、进口走刀式自动车床、津上CNC精密车床等高端生产设备让人目不暇接。

  随手拿起一颗如米粒大小的铜质螺母,让人不禁感叹工艺的精湛。而一旁的工作人员却说,这并不是公司最小的产品。用他们的话说,公司的产品没有最小,只有更小。近年来,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越来越轻薄化、便携化,荣亿精密的产品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越做越精细,挑战着一个个不可能。

  台资企业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1年获批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纳米涂层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已在全国建有8个涂层研发与应用中心,拥有有效专利总数34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含日本发明专利1件、PCT2件。

  台资企业嘉兴市正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研发与高分子薄膜、新创过滤材料有关的医疗器械及健康照护产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省第一家获得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的台资企业。

  2020年由于疫情突袭,国内急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2020年2月21日,了解了相关情况的嘉兴市正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达匆匆回嘉,第一时间向市台办汇报了转产计划,8天后即拿到了“一次性实用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此后,正群加大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力度,为抗疫作出了贡献。同时,公司还自主研发M6纳米涂层过滤材。使用该过滤材生产的运动新型口罩,透气性好、过滤性佳,使正群成为了东京奥运会运动口罩唯一指定供货商。

  广大台资企业在嘉兴茁壮成长,正奋力打造高质量台资集聚高地。

  厚植沃土:用服务质量和效能打造企业服务标杆

  一路走来,在嘉的台资企业不断实现着创新突破,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不仅有着自身的那份坚持,有着一批敢于创新变革的企业家,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正如秦荣华说的那样:“给嘉兴一个梦想,嘉兴还你一个世界。”

  我市长期致力于创新服务机制,优化营商暖环境,让台企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2021年,我市以承办全省贯彻落实“农林22条”“八条惠青举措”现场会为契机,邀请国台办经济局领导莅临指导,及时研究出台《嘉兴市贯彻〈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我市落地政策。与此同时,积极协调嘉禾牧歌、余新金色田园等农业项目建设,力争在贯彻落实“农林22条”中有创新发力。

  为进一步优化涉台服务环境,提升台胞台属的获得感,市台办根据全省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以嘉善县为试点,着手开发面向全市台胞的综合服务应用“台融码”。“台融码”是集政策、资讯、服务为一体兼具活动线上报名、台企台胞诉求建议等服务功能的一码通多跨场景应用。这能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台胞台企需求,从而实现即时的数字化服务。与此同时,我市还在全省首创了“台资企业信息系统”,与市场监管、经信、商务、统计部门等实时联建,实现了企业登记、行业分类、经济运营、科技运用、绩效评价、社会贡献等信息的即时共享,为精准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

  此外,我市还创新开展司法服务,建立了驻台协检察联络站,切实维护台商台胞合法权益。每年春节,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活动,让留嘉过年的台胞也能感到“嘉”(家)的温暖。

  助力共富:企业反哺地方加速绘就共富蓝图

  我市的广大台企在不断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积极反哺地方,在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多方面贡献力量,助力嘉兴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

  2021年11月4日,由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理想共富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由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多家台资企业共筹资2000多万元,用于响应嘉兴市委提出的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该基金始终围绕共同富裕这一着力点选准项目,不仅供血,还造血,不仅致力物质共富,还致力精神共富。

  在嘉的许多台资企业全方位参与着共富建设。通过免费提供种子种苗、免费帮教栽培技术、免费提供上门指导、免费帮带营销等办法,携手南湖区周边农户提高“自我致富”能力;通过参与本地山海协作结对区域建设,帮助丽水、台州、金华等地县区共富;通过提供公益资助、心理帮教的方式,为贫困家庭解决精神、物质上的难题……这正是“两岸一家亲,嘉禾万事兴”的真实写照。

  这个春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再次无声打响。在这场战“疫”中,广大台企台商纷纷伸出援手。深耕嘉兴近20年的敏实集团通过市慈善总会向医疗机构定向捐赠50万元,用于慰问疫情防控中一线抗疫医务人员。嘉兴世合、东明不锈钢、华阳电子、荣成环保科技等20多家台企主动捐款捐物,助力抗疫。

  事实上,从2020年以来,既要抓企业防疫,积极稳定生产,还要主动关爱社会的台资企业为嘉兴战“疫”贡献了不小的力量,累计捐款数额已达1300余万元。

  来自海峡对岸的温暖和深情不仅仅体现在捐款捐物的数额上,还体现在一个个勇往无前的逆行身影中。为社区行动不便老人联系安排核酸检测、主动奔赴隔离点开展防疫工作、志愿加入全市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广大台胞台属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筑牢全市疫情防控屏障贡献了力量。

(文章来源:嘉兴日报)

上一篇: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下一篇:第131届广交会落幕 创下多个历史新高

热门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21 股票配资排排网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