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排排网
首页  >  股市头条新闻

吉、闽、陕三地银保监局:服务实体经济 信贷投向三大领域

作者:  来源:  阅读:103

  本报记者杨井鑫北京报道

  8月11日,吉林、福建和陕西三地银保监局“一把手”在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三省银行业保险业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十年来,各地银行业保险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并对实体经济形成了强有力支撑。其中,银行信贷投放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普惠、“三农”和科创成为了信贷投放的三个重点领域。

  金融稳中有进

  “这十年来,福建银保监局着力推动建设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促进福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福建银保监局局长丛林表示。

  据丛林介绍,十年来,福建银行业总资产增长了2.8倍,迈上十万亿新台阶,保险业总资产增长了2.9倍,保险密度从1162元/人上升至3091元/人,银行业保险业各项指标总体稳健,呈现稳中有进、竞争有序、创新有为的良好态势。福建银行业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3.5%,保险业赔付支出年均增长13%。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26%和19%;今年制造业贷款增速25.8%,创下近年最高水平。

  吉林银保监局局长徐春武介绍,十年来,吉林省银行业各项贷款增长1.8倍,总量接近2.6万亿元;各项存款增长1.5倍,总量超过3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91%,年均增加超1000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77%,年均增加超100亿元。保险业原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3%,保障金额年均增长32%,保险深度由2.7%上升至5.2%,保险密度由856元/人上升至2911元/人,实现了金融对经济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滴灌。

  陕西银保监局局长黄晋波介绍,十年来,陕西银行业保险业资产规模分别是十年前的2.7倍和3.6倍,各项贷款余额4.7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3%。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制造业贷款持续快速增长,近几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度累放超过300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度累放超过2000亿元,69万农户得到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全省产业链核心企业总体信用支持余额1.2万亿元。陕西自贸区内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6万亿元。保险深度由2.53%上升到了3.92%,保险密度由973元/人上升到了2956元/人,保险业赔付支出年均增速15%。

  信贷精准滴灌

  针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普惠、“三农”和科创三大领域得到了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

  徐春武表示,吉林银保监局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银行机构“敢贷、能贷、愿贷、会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保持“增量、扩面、提质、降本”良好势头。十年来,全省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的户数增加至48.8万户,年均增速10.54%,贷款余额增加至7385亿元,年均增速14.85%。

  同时,他介绍称,吉林省涉农贷款十年来翻了一番,备春耕贷款持续保持年均6%以上的增速。在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面,银行加大了对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种业振兴、黑土地保护等支持力度,助力端牢“中国饭碗”。截至今年6月末,支持种业振兴、黑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等贷款余额合计205.3亿元;政策性和大型银行支持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贷款余额282.6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吉林省涉农贷款余额5892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23%,多年保持较高占比;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57%,提供保险保障金额1257亿元,同比增长69%,参保农户114万户次。

  丛林则表示,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约67%的GDP、约70%的税收,以及80%的就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此,近年来福建银保监局持续推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中小微企业提升竞争力。

  据介绍,福建银保监局陆续出台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监测评价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资源倾斜。同时,联合发改委等部门建立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跨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推动解决应收账款融资、不动产抵押、线上贷款、线上融资等一批堵点问题,促进金融政策有效落地。

  另外,丛林表示,自2015年起,福建银保监局联合税务部门建立“银税互动”机制,实现税务数据直连共享,将企业纳税信息跟融资信息有机结合,创新推出50余款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709亿元,惠及9.9万户中小微企业。此外,福建银保监局还配合省政府推进金融服务云平台建设,汇聚了1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4400涉企的数据,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辖区小微企业贷款十年来增长了20.6倍,年均增速达到35.9%,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自有统计以来年均增长达到了25.6%,贷款户数增加了31.4万户,平均贷款利率下降了2.17个百分点。

  在支持科创方面,福建银保监局制定了《科创金融专属产品服务汇编》,联合工信等部门开展了“专精特新八闽行”企业走访活动。相关数据显示,十年来福建省辖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了14倍。截至今年6月末,高技术产业贷款比年初增长了36.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5个百分点。

  “陕西虽地处西部,但是在陕西有上百所高校、有千余家科研机构,还有大批的优秀企业、优秀人才,创新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黄晋波称,为了更好把陕西“研”的优势在“产”的领域体现出来,让科技创新链和当地的产业链形成合力,陕西银保监局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全面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质效。

  据他介绍,截至6月末,陕西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服务企业近万户,保险业积极发挥科技保险作用,一批“卡脖子”“初创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2021年陕西省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着力将其打造为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通过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合作提供一揽子融资方案,配合落地了数控机床产业链、航空制造等领域的专项支持举措。

  在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方面,黄晋波表示,陕西在杨凌建立了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银保监局协调了14家银行保险机构为杨凌示范区设立了专门的金融顾问团,发放种业信用贷款,推出以植物品种权为质押物的“种业贷”产品和果蔬制种等特色险种,助推杨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上一篇:云南省出台《云南省科技专家库建设与管理办法》
下一篇:推进零售转型 银行发力家装分期业务

热门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21 股票配资排排网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